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品格提升工程>>朴园研究
弘扬名人优秀品质 铸就崇高理想信念
录入者:怀宁   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年01月26日

弘扬名人优秀品质  铸就崇高理想信念

——省武高《公朴精神:基于名人资源的理想信念教育》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怀宁

6月28日下午,江苏省第三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中期视频调研会议如期举行,省武高《公朴精神:基于名人资源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一个出场,徐红芬副校长精彩的汇报获得了常州连云港组13个会场与会者热烈的掌声。《江苏教育》蒋保华主编高度评价省武高项目建设“项目方案设计精彩,活动开展扎实有效,是真正的好德育”。

省武高毗邻民主战士李公朴烈士故居,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弘扬公朴先生“爱国·民主·进步·奉献”的精神,开展了系列德育活动;2017年83届校友蒋华良成功当选中科院院士使全校师生深受鼓舞;此外常武大地上名人辈出。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都有坚定的为国为民奋斗的理想信念,是学校宝贵的德育资源。而当下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冲击着他们民族观的形成以及道德观的培塑;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学生成长的根本动力,为此学校开发利用这些名人资源,以名人引路、活动搭桥、整体联动、多元建构的实施路径,整合学校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创设朴园德育场域,形成朴园德育范式,实现朴园德育区域辐射,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成“重信、守责、尚智、争先”的品格,坚定“以天下为己任”的公朴精神。经过不断的规划、设计、整合,《公朴精神:基于名人资源的理想信念教育》于2019年4月以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跻身江苏省第三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破瓶颈——好德育必须是“适合的教育”

关于学生品格的培养,武进区教育局副局长、省武高校长谢建伟这样说:“好德育必须是适合的教育,学生品格培养首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内心。家乡的榜样、身边的人物、校园的物态环境与自主德育活动能让学生的认知更真切,体验更深刻,这不仅有利于他们认知的提升,还有利于他们行为的模仿与内化。省武高得天独厚的李公朴烈士、蒋华良院士等名人资源为学生品格提升提供了真实的正向能量场,我们有必要利用此工程建设进一步整合这些当地特色名人资源,探索实践新的德育途径与策略,提升省武高学子优秀品格,同心同向,协同共育,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是的,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让省武高学生发展有方向、成长有动力,让省武高教师教育行为有指引、教育实践有抓手,让学校更坚定了追寻生命的价值和立德树人的守望。

开新路——“四维一体”让好德育外化于行

学校通过建信念园、成长柱、星光道和共生圈四维一体任务群来涵育学生品格:

1. 信念园:建“公朴精神”体验空间

学校通过建立公朴路、朴园德育场域、公朴文化墙等物态环境,形成“公朴精神”体验空间,实现环境育人;以朴园人物、朴园课程、朴园责任岗为载体,涵育公朴精神。学校邀请了常武名人及知名校友走进课堂,邀请了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女士来校做《周恩来的公仆精神》专题报告,开设了《理想之光》的朴园课程,通过设立朴园责任岗让学生自主管理校园。

2. 成长柱:构“双士精神”循环行动

 “双士精神”即李公朴烈士和蒋华良院士精神。此行动以“双士精神”为引领,具体开展“公朴班”知行行动和“院士班”筑梦行动。学校通过不断整合创新,在三个年级开展了“三大学生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即为民族自豪的争创“李公朴班”系列活动、为人生奠基的争创“院士班”系列活动和为青春喝彩的“奔跑吧,青春”系列活动。

 学校设计了“公朴班”和“院士班”的争创方案,通过参观公朴故居、讲公朴故事、演公朴话剧、写公朴精神等一系列活动来知公朴、颂公朴、学公朴。通过与院士面对面交流、科学探究等系列活动来识院士、歌院士和学院士。

3. 星光路:创“生涯风车”育人范式

“生涯风车”理论的核心是“希望”,即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信念”。学校利用丰富的名人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开展了“寻访名人生涯路”生涯课程,通过寻访革命烈士足迹、寻访院士成长道路、寻访常武名人成功历程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展了“建构自我成长道”生涯课程,先后开展了到银行、电视台、农场等体验生活的“百行职业体验”,促使学生通过生涯认知、体验与抉择,引领学生走上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星光大道,从而创设省武高的生涯教育范式。

     4. 共生圈:织“品格涵育”资源之网

为了实现学校特色德育资源的区域辐射和共建共享,省武高打造了如加强与李公朴研究会交流的品格培育融合体等六位一体共享平台。构建校内校外共同体,拓展互通品格提升的资源之网。

创新意——好德育拥有腾飞的翅膀

一项品格提升工程使省武高的德育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别小看了一项德育工程,它实际上是学生内化德育方式在转变。”省武高德育处魏文俊主任如是说。他所带的高三(7)班在争创“院士班”过程中通过与院士面对面、走进院士所在单位上海药物研究所等识院士、歌院士和学院士系列主题活动促进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无形内化,如今的高三(7)班班风纯、学风正,所有的学生决心以院士为榜样发奋学习,争取在一个星期后的高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为报效祖国积蓄力量。

与此同时,教师的德育教学方式也在转变。“理想教育教学方式从原来说教的、灌输的、强化的记忆转变成由学生自主德育活动所带来的生动的德育,使得内化于心的知识,通过体验活动,外化于行,缩短了学生从知到实践的时间和路径,提高了德育的效果。”魏文俊主任说。

除此之外,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在学生“知公朴”活动基础上进行中国的民主革命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化学老师让学生在阅读了蒋华良院士《红烧肉中的化学反应》后了解了美拉德反应的前因后果……常武名人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深入思考、发现规律,从而理解与内化,提高了学习效率。

得实效——两年坚守让好德育结出累累硕果

由2018年的常州市级品格提升工程《弘扬公朴精神,传承院士品质》到如今的省级品格提升工程《公朴精神:基于名人资源的理想信念教育》,短短两年的实践与坚守,省武高将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抽象的德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落地生根,结出了累累硕果。

育人范式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一个“信念园—成长柱—星光路—共生圈”四维一体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育人范式。

课程体系日趋完善:开发了较为系统的“三自管理”生本德育课程:即植根于公朴精神、院士品质,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提升的活动课程、社团课程、自主管理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大德育课程。学校还有缤纷多彩的社团课程,有规范有序的自主管理课程。

生涯规划走向成熟:已经与科研机构合作,在“生涯风车”模型的框架内进行基于名人资源的生涯规划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指导学生对学业、职业、事业进行合理的探索与规划。

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开发了德育校本课程《理想之光》《魅力中国》等。

学校发展日新月异:在品格提升工程的引领下,学生、教师拔节成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学校也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武进区文明校园标兵,获武进区素质教育成果特等奖。“以天下为己任”的公朴精神也深入人心。李公朴志愿者活跃在社区、校园、敬老院等,疫情期间更是积极配合做好各项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