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研讨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的有效策略,切实提升复习的适切性、针对性和价值性,2024年11月22日,常州市高中政治杨雷名教师工作室在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开展第八次集体研训活动。
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施凯校长、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政治教研员蒋志芬老师、工作室领衔人杨雷老师和指导老师刘文慧主任,工作室成员和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政治教研组老师、常州市第一中学蒋艳老师等一起参加了本次研训活动。
同题异构、精彩纷呈
常州市高中政治张珩名教师工作室成员、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李莎莎老师和常州市高中政治杨雷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李飞老师,围绕必修4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开设同题异构复习教学研讨课。两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各有特色,但都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生本智慧课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李莎莎老师的复习课,以2024年高考语文高分作文的精彩片段引入,设置了“辨析‘网络舆论’,追求真理之光”和“破除‘信息茧房’,探实践之境”两个子议题,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读背、讨论和交流,在生生、师生的多维双向互动中,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深度理解和活化运用。结合2024年江苏高考真题,李莎莎老师呼吁学生要“慎待‘增强技术’,理性向善而行”,实现了复习课的价值引领。
李飞老师以“人的正确思想从何而来——从延迟退休说起”为总议题,分设“审问之——知其然:什么是延迟退休政策”、“慎思之——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要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明辨之——知其所以必然: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和“笃行之——知行合一:面对改革政策,公民应该怎么做”四个子议题依次展开。复习教学过程中,李飞老师注重系列议题与核心大概念的有机统整和一体设计,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注重解题方法的讲解,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设问逻辑、材料逻辑和知识逻辑的内在统一,注重答题规范的训练。
来自常州市第一中学的蒋艳老师以《认识经济全球化》为课题,与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黄嫣然老师进行高二新授课的同题异构展示。蒋艳老师以“去中国化”为导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特别是比较优势;以“逛进博会”为主线,通过开展模拟角色、观点辨析等议学任务,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全球的主要表现、出现原因和重要载体;以“知识框架”为小结,帮助学生以结构化、可视化的方式整体感知学习内容。
评议交流、引领指导
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政治教研员蒋志芬老师,首先对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和指导。蒋老师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的辛苦付出、巧妙设计和精彩呈现,并结合课列环节就如何上好复习课和新授课为全体老师作细化指导。蒋老师的指导,高屋建瓴、理实结合、实操性强,与会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工作室指导老师、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省武高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文慧老师进行点评。她指出: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重实际、做实功、有实效,不仅重视必备知识的落实和关键能力的提升,更着眼于学科素养的培育和育人价值的引领。对进一步优化议题、情境、问题、任务和活动的设计等,刘文慧主任也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工作室领衔人杨雷老师认为,三位老师都能坚持依标教学、善用社会资源、培育学科素养,尤其是两节高三复习课,通过议题探究、真题演练、示范讲解等活动,精准地达成了一轮复习的核心目标——夯实“双基”。对于课堂教学设计,杨雷老师强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即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敢于更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化、序列化的统整与处理;对于课堂教学实施,杨雷老师指出,课堂教学时间是恒量,创设的情境、设计的问题和组织的活动要少而精,以保证学生进行阅读、思考、交流、展示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权,做到敢于容错、巧于纠错,在学生的露错中帮助学生进行改错,实现纠偏和有效提升。
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教研一体,教研相长。“教”以潜心,“研”以致远。以笃学之功求真,以勤勉之风施教,我们将同心同向、同路同行,去打造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的思政课,去收获师生共进、共同成长的幸福,去谱写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华美篇章!
(撰稿:许光英;摄影:李号;审稿: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