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省武高,印象创新实验班”系列美文之一
不弃青灯黄卷
2016级省武高创新实验班 潘国豪
迈进省武高的大门已经快一学年了,这其中有喜怒、存哀乐。既有从师生间收获的良多温暖,亦有考试失意后的郁郁寡欢;既有极乐时放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也有失落处嗫嚅“明朝散发弄扁舟”。所谓酸甜苦辣,味味俱存矣。
而最让我着迷神往的,便是省武高图书馆了。
记得入学第一天,匆匆闯入校园的我,只一抬头便看见“图书馆”三个鎏金大字。当时太过匆忙尚未深思,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一个肯把图书馆放在最显眼的校门口位置的学校,至少是充满了人文底蕴、富有人情味的。
后来才慢慢了解到,这座图书馆内藏书极为丰富,更有各类校史古籍等珍贵资料。图书馆对面是公朴楼,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这更让我满是欣喜:把书本放在同伟人一样的高度,那么,它的学子们必定会对书本充满热爱,对国家和民族充满热情。
想到这里,即使是因为分配到创新实验班,学业确实繁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雀跃之情,一下课我便揣着校园卡奔入图书馆中。
于是伴随着昏暗的光线,我骤然慢下了一直奔跑的脚步,满怀虔诚之心,小心地向内走入。行至书架旁,满目皆是泛黄的书页,起初颇觉扫兴,但随手翻看了一本,便被其中语言的精妙、富于哲思打动。细细咀嚼着,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里面大多皆为旧书——时下书籍多是无甚营养的畅销书、消遣书,而真正能传阅百载的几乎不存。而这些默默静候在图书馆的书籍,经历了时光磨砺而依旧安好,焉知它们哺育过多少省武高学子的精神世界?那是泛黄的书页吗?不,那是岁月留下的金色的痕迹。
抬头,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映入眼帘,“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对话”……我会心一笑,拿着刚刚挑选的书本步入阅览室,坐下来,静心翻看。时间仿佛失去了概念,当听到活动课下课的铃声时,我总觉得自己刚刚坐下,无奈,只得放回书本,离开这片“圣地”。
之后,只要有了闲暇,我常常会去那间图书馆享受精神食粮,也会从中借书到教室阅读。彼时,鸟惊庭树,影度回廊,天上白云悠悠,地上繁花似锦。纵然教室内熙熙攘攘,我只要躲入书中乾坤,便可神游天外,物我两相忘。
书中有天地,笔墨衍人情。通过这些书籍,我瞻仰了物化天地的庄生、苦修救世的墨侠、浪漫洒脱的青莲、孤苦萍飘的易安……我见证了东窗事发的秦桧夫妇的小人嘴脸、唐太宗“天下英雄尽入吾”的冲天豪气、文丞相南面而拜的正义凛然……于是,我深深明白了自身的浅陋,历史的深邃,伟人的情怀……只得愈加努力地品味书籍。
我常常会想,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除了口耳相传,便是一本又一本厚重的书籍了吧。即使现在有互联网,可是触摸屏那冰冷僵硬的触感,如何能比得上纸张细腻温润的纹理?而收藏书籍的图书馆,会一直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朋友啊,来省武高吧,一起徜徉书的海洋。充实内心,以书为盾剑,直至彼方,做一个灵魂散发书香气息的人。
愿此生青灯黄卷不弃。